核医学诊断冠心病有奇招_久康健康网
健康
健康健康知识心脏冠心病

核医学诊断冠心病有奇招

2021-08-30 10:18:25 发布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事实上,核医学冠心病的诊断上也很有优势,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核医学诊断冠心病。

核医学如何诊断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脉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当今国际国内公认的,在众多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无创诊断方法中,是最可靠、最准确的诊断方法。

检测方法是向患者体内注入少量显像剂(放射性核素),显像剂随冠状动脉血流到达心肌局部,被正常有活性的心肌细胞摄取,通过特殊仪器(SPECT)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对心肌的血流供应情况和心肌细胞的功能状态。

核医学诊断冠心病的优势有哪些?

传统检查冠心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叫做运动平板试验,病人在一个类似跑步机的仪器上跑步,然后观察心电图的变化。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效果比较差,准确度不高。另一个方法就是冠状动脉造影。这是一种比较权威也比较准确的方法,但是缺陷在于有创伤,需要手术和住院。有时候,手术出现意外的话,危险性很大,可能危及生命。

美国每年有几百万人次做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而我国大概只有八万人次。这主要是临床医生对核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不足,需要加大对核医学的宣传。其实和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心肌灌注不仅创伤小,它有自己的优势。冠状动脉造影主要是看血管是否狭窄,但是不能像心肌灌注显像那样知道心肌细胞是否缺血。而现在有很多的心肌缺血也并没有出现冠状动脉,如因为长时间压力大而出现血管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如果只做冠状动脉造影就可能漏诊。

核医学检查后需要注意什么?

进行放射影像、核医学检查时,会产生电离辐射,电力辐射会对人体的敏感部位,如甲状腺、乳腺、性腺等造成损害;接受核医学检查后,患者体内往往仍存留放射性核素,如果不加控制防护的话,也会对周围接触的人群造成辐射损害。

专家指出,患者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或治疗后,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限制活动范围,以免给周围接触人群造成不必要的电离辐射。完成核医学检查或治疗后的患者体内放射性核素残留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方可解除活动限制,进入公共场合活动,但进入公共场合时,最好携带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书。


TAG:心脏 | 冠心病
文章链接:https://health.9heal.com/know/86867.html
提示:当前页面信息来源自互联网,仅做为信息参考,并不提供商业服务,也不提供下载与分享,本站也不为此信息做任何负责,内容或者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修改或者删除
旅游
冠心病患者约60%有高血糖
  糖尿病性心脏病,简称"糖心病"是指糖尿病患者所并发的或伴发的心脏病,是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
冠心病及其高危患者的血糖筛查和管理
  大量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显示,已进展或未进展至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流行趋势显
八成糖友死于冠心病 日常应留意4种症状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越来越多研究证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2型
胸痛不是冠心病 竟是脊椎椎管肿瘤
  四川在线消息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头痛不能只医头。64岁的张大爷,胸痛8个月,脚麻一
冠心病介入疗法饮食讲究
  手术前:吃黄豆糙米南瓜粥  介入治疗前要排清宿便,为手术做准备,所以,在手术前一天,应多吃苹